第165章 秦桧被处死,张俊被贬,大宋新_剪辑十大忠臣,各大帝王起立
泡泡小说网 > 剪辑十大忠臣,各大帝王起立 > 第165章 秦桧被处死,张俊被贬,大宋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65章 秦桧被处死,张俊被贬,大宋新

  第165章秦桧被处死,张俊被贬,大宋新篇章

  大宋。

  伴随着岳飞之死这震撼的消息传来,大宋所有人都震惊了!

  不曾想赵官家居然在除夕之夜杀害了这位大宋名将,居然就是为了庆祝和金人求和,绍兴和议和其屈辱啊!

  文武百官怒不可遏,再也顾不得君前失仪,所有人将赵构为了个水泄不通!

  赵鼎,张俊,韩世忠,无数大臣一拥而上!

  “官家,岳飞不该杀!”

  “我大宋不求和!”

  “君王若欲永保社稷,必须重视臣子之言。

  愿陛下深思熟虑,以民众福祉为重,接纳谏言,方能国家昌盛。”

  “官家,君王之道,在于明德,臣子之谏,利于治国。

  愿陛下视臣子之言,勿忽其意,则国家幸甚。”

  “臣等斗胆建议您,不要因一时的冲动或偏见而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决定。”

  ……

  赵官家看到群情激昂的臣子,惊怒之下,朝后退去,

  猝不及防,一跤摔到在柱子上面,然后,当场就见了红!

  赵官家瘫软的倒在地上,不省人事。

  全程顿时停下的脚步,错愕的看着这一幕,一时间众人皆是惶恐不安。

  还是赵鼎这个相公站了出来,对着群臣痛斥道:

  “尔等莫非是要弑君,还围着作甚,还不快快散开,快去宣太医!”

  “诺!”

  弑君的名号一出让所有臣子吓得心惊胆战,群臣听到了赵鼎的吩咐,赶紧手忙脚乱一阵忙活。

  随后,太医过来了,众人经过一番七手八脚的抢救,终于是救回了赵官家。

  好消息,赵官家没死,坏消息,赵官家傻了。

  这消息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,文武百官纷纷松了一口气,这要是在殿上弑君的名号传出来,他们这些臣子还活不活了?

  ……

  次日,吴贵妃一身戎装伫立在大殿之上,在她旁边是已经有些痴傻的赵构。

  赵构在位之时,膝下唯一的儿子也在行军之中被惊吓而死,

  所以,赵构就没有继承人,但他宫中有个养子。

  而生母韦太后,则是被掳去了金国,更是不可能回国主宰朝廷大事。

  赵构出了这种惨事,臣子们只好从后宫之中请出了知书达礼的吴氏吴贵妃,

  遂以非常之时,行非常之礼,为吴氏加封为皇后宝位。

  而历史似乎开了个玩笑,宋孝宗赵昚居然阴错阳差的提前二三十年成为了皇太子,

  当然,这是吴氏和相公们商议后的结果。

  在另一个时空,赵昚生于秀州,初名伯琮,是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,生父为赵子偁。

  绍兴二年,他被宋高宗赵构育于宫中,翌年改名为瑗。

  绍兴五年,受封建国公。

  绍兴三十二,高宗让位于赵昚,使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。

  赵昚即位之初,锐意进取,平反岳飞,起用张浚,发动隆兴北伐,

  试图收复中原,然而惨遭败北,不得已与金朝缔结隆兴和议,恢复了宋金之间的和平状态。

  此后,他注重内政,整顿吏治,裁汰冗官,重视理财,赈济百姓,南宋呈现安定局面,史称“乾淳之治”。

  赵昚也被认为是南宋最有作为、最贤明的皇帝,史家誉之为“南渡诸帝之称首”。

  一切私底下利益早就在朝堂外的小会上说好,

  前一日,当事人有吴贵妃,张浚,赵顶,韩世忠,岳飞等重臣,还有小太子赵昚在旁边瞪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众人。

  不知为何,他对岳飞特别的亲近。

  ……

  而条件早已谈好:

  吴贵妃支持北伐,赵昚成为皇太子,大宋坚持之前的策略,并且大胆运用岳飞在河塑之地串联,以图克复中原!

  处死秦桧,并且将张俊流放到岭南!

  于是会议的结果出来了,众人对于绍兴六年事变做了定性:

  【官家受到秦桧秦相公的嘲讽欺辱,气急攻心之下导致脑疾病发,导致瘫痪在床。

  然国不可一日无君,特加封建国公赵昚为监国太子,太子性情淑敏,承袭国祚,永世繁荣。

  临朝大小事务由太子总揽,然太子年幼,监国之事则由吴皇后负责垂怜听政。】

  文武百官哪能不答应,他们可不敢背上弑君的名号!

  这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啊,为了给大宋一个体面,也只能如此了!

  秦桧:???

  好好好,合着我的九族就不是人命呗!

  最后,当太子监国时,所有的官员和贵人都聚集在宫殿里,见证这个历史时刻。

  太监宣读着诏书,而太子则在宝座上庄严地宣誓,吴皇后则是在旁边静静的看着这一切。

  最后的处理结果出来了!

  太子赵昚监国,吴皇后垂帘听政,赵官家赵构负责静心修养。

  岳飞,韩世忠领军北伐,倾大宋全国之力,在赵鼎赵相公和张俊张相公的支持下,发动了一场旷世的复仇之战!

  名号也很好听,就是为绍兴皇帝报仇!

  在张浚和赵鼎的运作下!

  刘光世被迫辞职,这位七王之首,中兴四名将之一的大将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
  张俊受到牵连,家产被抄没,而他本人也被贬至岭南,三族之内所有亲戚家眷全部被流放到岭南。

  好家伙,从张俊家抄出来的家产,直接抵消了此次北伐三成的军费!

  最惨的还是秦桧秦相公,直接背上了弑君的名号,九族被株连,牵连了数百人,被杀了个人头滚滚!

  (此处拍手叫好,致敬,爽啊!)

  剩下的大部分也被流放到了岭南,永生有事再无出头之日,堪称是绍兴六年以来第一惨案。

  ……

  绍兴六年,七月,

  岳飞和韩世忠早早就做好了准备,甚至岳母姚太夫人去世的事情,也早已安排妥当。

  岳飞夺回商、虢等地,使伪齐刘豫大为震惊。

  八月,齐国主力被岳飞韩世忠尽数歼灭,大部分投降,山河一清!

  金国震动!

  新上任的太子并没有召回岳飞,反而是倍加鼓舞,在吴皇后的协助下,朝廷嘉奖前线将士,致使岳家军和韩家军士气大增!

  北伐大军继续挺进。

  四太子金兀术亲率大将韩常等十员大将,合力追来。

  王贵、董先率军迎击,经过激战,擒获金国将领数十人,俘数千人,马三千匹,衣甲器仗无计其数。

  敌兵尸体填满溪谷,拥坠入水而死者无算。

  然后历史仿佛在重演!

  绍兴八年三月,齐国覆灭,金兵退军,宋国震动。

  绍兴八年七月,宋军全面北伐,在赵鼎和张浚的极力劝诫下,

  吴皇后带着皇太子赵昚亲临一线,一方面是犒赏诸军,另一方面也是稳定军心,培养感情!

  绍兴八年八月初,金兵再犯郾城,岳家军将士与金军“手拽厮劈”,

  血战数十个回合,自下午申时杀到天黑,金兵尸横满野,终于溃败逃走。

  初十日,金兵再犯郾城,杨再兴率三百骑兵出巡,在临颍县南的小商桥猝遇完颜宗弼的大军,杨再兴率部众殊死奋战,竟杀死了金兵二千多人!

  幸得韩世忠亲卫支援,身负重伤的杨再兴居然神奇的活了下来。

  郾城之战后,金人不甘失败,集结二十万主力在颍昌城外围岳飞决战。

  谁料岳飞所有主力也集结于此,再加上韩世忠这一外援,又有数十万河北河南义军相助!

  绍兴八年十二月初。

  大战的结局毫不意外!

  韩岳联军大败金军。

  斩金军一万五千余人,其中包括完颜宗弼的女婿万夫长夏金吾;

  俘士卒两万二千余人、将官七十八人,并获马五千余匹。

  这数量看起来对二十万大军来说并不算多,可金兵死的大多是老兵和精锐,

  一支大军能打的兵最多只占三成,部队能承受的伤亡也只有十分之一。

  四太子跑了,跑得干净利落!

  绍兴九年正月初金人的使者,马不停蹄的赶到了临安。

  然而仅仅是半年的功夫,临安的朝局就让他们感到陌生。

  金国友人秦桧被砍头了,大金国的好儿子赵构痴呆了,

  皇后带着太子跑到前线督战去了,现在主持朝堂的是赵鼎赵相公和张俊张相公。

  两大主战派头子,这还谈个屁呀?

  金人使者连几位相公的面都没见到,就被屁颠屁颠赶回去了!

  随后到了绍兴九年五月,岳家军包围开封,随后在城外朱仙镇与金军主力遭遇。

  双方一次交锋,金军即全军奔溃,四太子在路上还杀了一个挡路的宋国进士,仓皇逃往两河。

  绍兴十年,整整一年!

  双方整兵备战,互相各自舔犊着伤口。

  宋国修养生息,金国频频派出使者和谈,甚至放回了赵构的生母韦皇后,带来了宋徽宗父子二人亲笔写的劝和信。

  可惜他们注定接不到儿子和大孙子的回信,

  因为绍兴十一年,宋国再一次出兵了,恼羞成怒的金国将领不顾四太子金兀术的劝阻,将宋徽宗父子全部杀害祭旗。

  好好好!

  这下大宋的buff那就叠满了!

  杀父之仇,不共戴天!

  收复山河,建军北伐!

  大宋不仅要为了君父报仇,还兼顾着收复两河的重任,以及收复燕云十六州,直捣黄龙府,擒贼酋于君前问罪。

  大宋打疯了!

  刘锜,南宋名将出马!

  陕西方面,起义军商州绍隆出兵!

  另外还有韩世忠,岳飞,吴玠的弟弟吴璘,倾大宋全国之力开始北伐!

  金国四太子金兀术遥望南方,身子颤栗不止,目光炯炯地看着地平线,悲的对着金国的权贵们说道:

  “你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放出了一头何其可怕的野兽,他们不是十年二十前的宋军了,而我们也不再是二十年前的女真了。

  金国,完了!”

  “四太子,你在说什么胡话,莫非是被宋人吓破了胆不成?”

  “哈哈哈,宗弼接二连三的败给了宋人,脑子都被打傻了呀!”

  “就凭那些绵羊,就凭那些懦弱不堪的宋人,不堪一击呀!”

  轰隆隆隆,轰隆隆隆……

  马蹄声奔忙的声音传来,宛若雷霆降世,声势骇人!

  地面震动的声音传来,所有人都是瞳孔一缩,然后把目光看向了城外。

  。。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pp10.cc。泡泡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pp10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